我校举办“百年先驱——谭炳训生平及学术贡献展”
建大新闻网讯10月20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的“百年先驱——谭炳训生平及学术贡献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开幕。展览以图文展板、文献实物陈列的方式相组合,共展出珍贵文献及手稿50余件(套),其中很多都是首次展出。比较珍贵的有谭炳训手稿、《市镇计划纲领》(《雅典宪章》首个中文译本)、民国时期中国政府收回庐山牯岭租界的报告(中英文)原本、中国城市规划早期学术杂志《市政评论》等。据悉,本次展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进行学术指导,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档案馆与陕西省社会科学届联合会共同举办,旨在通过纪先贤、陈故物、述往事,达到弘精神、传学脉、启来者之目的。展览为期两个月,期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谭炳训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并校初期的教授之一,民国时期曾任庐山管理局局长、北平市工务局局长,先后主持了庐山规划、北平规划、北平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在任北平工务局局长期间,曾领导保护修缮了天坛、故宫、颐和园、北海等处的建筑文化遗产。他最早将国际城市规划纲领《雅典宪章》翻译为中文出版,是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先驱学者。文、图:崔凯、温升杰
  • 25
    2023-10
    建大新闻网讯10月20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的“百年先驱——谭炳训生平及学术贡献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开幕。展览以图文展板、文献实物陈列的方式相组合,共展出珍贵文献及手稿50余件(套),其中很多都是首次展出。比较珍贵的有谭炳训手稿、《市镇计划纲领》(《雅典宪章》首个中文译本)、民国时期中国政府收回庐山牯岭租界的报告(中英文)原本、中国城市规划早期学术杂志《市政评论》等。据悉,本次展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进行学术指导,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档案馆与陕西省社会科学届联合会共同举办,旨在通过纪先贤、陈故物、述往事,达到弘精神、传学脉、启来者之目的。展览为期两个月,期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谭炳训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并校初期的教授之一,民国时期曾任庐山管理局局长、北平市工务局局长,先后主持了庐山规划、北平规划、北平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在任北平工务局局长期间,曾领导保护修缮了天坛、故宫、颐和园、北海等处的建筑文化遗产。他最早将国际城市规划纲领《雅典宪章》翻译为中文出版,是中国城市规划领域的先驱学者。文、图:崔凯、温升杰
陕西省第八届微结构摄影大赛在我校举办
2023年9月16日,陕西省第八届微结构摄影大赛于我校草堂校区学府城6号楼202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陕西省电子显微镜学会和陕西省检验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陕西科仪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微结构摄影大赛将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相融合,不仅展示了微观世界的美妙之处,也激发了科技工作者对自身研究领域的热情,本届大赛受到全省10余所高校关注,共收到185幅参赛作品。经网络投票、初赛评审、决赛答辩,评选出本届大赛的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1项及2幅最佳人气奖。我校入选作品达20幅。本届微结构摄影大赛产生了一系列优秀作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送的《向光而行》(艺术组)荣获特等奖。我校报送作品《母亲河》(艺术组)、西安交通大学作品《荷》(艺术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报送作品《生生不息》《蓝天下绿叶红花》(技术组)分别荣获一等奖。第八届陕西省微结构摄影大赛合照特等奖作品《向光而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将不断优化、完善实验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 20
    2023-11
    2023年9月16日,陕西省第八届微结构摄影大赛于我校草堂校区学府城6号楼202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陕西省电子显微镜学会和陕西省检验检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陕西科仪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微结构摄影大赛将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相融合,不仅展示了微观世界的美妙之处,也激发了科技工作者对自身研究领域的热情,本届大赛受到全省10余所高校关注,共收到185幅参赛作品。经网络投票、初赛评审、决赛答辩,评选出本届大赛的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1项及2幅最佳人气奖。我校入选作品达20幅。本届微结构摄影大赛产生了一系列优秀作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送的《向光而行》(艺术组)荣获特等奖。我校报送作品《母亲河》(艺术组)、西安交通大学作品《荷》(艺术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报送作品《生生不息》《蓝天下绿叶红花》(技术组)分别荣获一等奖。第八届陕西省微结构摄影大赛合照特等奖作品《向光而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将不断优化、完善实验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 25
    2023-10
    建大新闻网讯为进一步加强冶金工程学科建设,促进冶金工程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10月23日下午,冶金工程学院在工科楼1106会议室召开冶金工程学科建设研讨会。学科办主任张聪惠、学科评估科科长魏腾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冶金工程学科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学院院长李林波主持。副院长李小明从参评数量变化情况、学科整体水平、高校对比等五个方面对第五轮学科评估情况进行汇报分析,指出目前我校冶金工程学科现存的问题和不足,强调了冶金工程学科建设谋求新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李林波介绍了相关高校冶金工程学科调研情况和我校冶金工程学科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他指出,研讨会旨在搭建冶金工程学科交流、沟通的平台,有助于探讨冶金工程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推动冶金工程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邢相栋教授汇报了冶金工程博士点核验状态表填报情况,与会人员对下一轮学科建设目标和发展路径、博士点核验信息进行了充分交流和讨论。张聪惠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十四五”以来,冶金工程学科发展有成效,但仍面临挑战。学院应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同时要做好保障工作,对于短板部分应加大政策引导,结合一带一路,“四+”转型的契机,引进人才,凝练有建大优势特色的稳定的学科方向。同时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凝练学科方向和特色,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重大重点项目。本次研讨会为冶金工程学科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和路径,我院将持续以学科建设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学院政策机制,凝练学科方向,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文字、图片:武姣娜
  • 25
    2023-10
    建大新闻网讯10月24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2023年度开放实验项目立项评审会。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于乐兵主持。会上,于乐兵对本次申报的各类型开放实验项目的前期申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此次的项目评审要求进行了说明。本次开放实验项目共计申报201项,其中,本科生科研训练(SSRT)计划(C型)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D型)41项,创新创业竞赛(E型)13项,学生自带项目和实验室自设项目(F型)66项,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G型)74项。评审专家组根据申报项目的实验目的、实验意义、实验要求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创新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养成等几个方面按照评审标准对申报项目逐一进行了审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尹洪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实验室开放经过几年的持续推进已逐渐实现从求量到重质的转变,在严把项目质量关的同时鼓励广大教师将有一定研究基础的科研课题转化为开放实验项目,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管处要与各学院和实验室相关教师做好实验室开放过程管理和条件保障工作,充分挖掘实验室人员、设备和空间的潜力,不断提升实验室开放质量,使学生有收获、有提高,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和“11445”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会后,根据专家组会评结果,确定了本年度开放实验项目立项名单,公示无异议后入库,供全校学生预约开放实验。文字、图片:许雯